RWA 的难点从来不在「把合约写出来」,而在「把制度搬上来」。
撰文:Sanqing
8 月初,Plume 团队以「September」预告引发联想,CEO Chris Yin 亦以中文沟通,社区据此推测九月或有合作进展。近期 Plume 与 AntChain 的公开互动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期待。
定位:国内领先的许可型联盟链,服务政企与产业互联网场景。
技术特征:
擅长的应用: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合规、电子凭证 / 存证、产业协同等——「把真实资产数字化并纳入制度框架」。
定位:面向 RWA 的 EVM 兼容链,主打 RWA ✖ DeFi 的可组合性与开发者生态。
技术特征:
擅长的应用:做市、LP、稳定仓、杠杆 / 循环(loop)、收益凭证化等——「让合规资产活起来」。
许可链(如蚂蚁链)和公链(如 Plume)联动虽潜力巨大,但面临多重现实挑战,这些源于监管、技术和运营层面的壁垒,尤其在 2025 年 RWA 生态中凸显:
单纯的技术桥接不足以解决问题,还需满足合规与监管,融合多链互操作性,桥接两链优势并最小化风险,为后续合作模型奠基。
不过 8 月 26 日消息:国泰君安国际(GTJAI)与蚂蚁数科合作完成了首批结构化产品通证的「蚂蚁链 - 以太坊」跨链发行,包括固定收益可赎回通证和挂钩美股 ETF 的保本型产品,实现了 T+0 结算和透明审计,体现了类似托管桥的合规流动机制。为蚂蚁链 RWA 资产跨链到 Plume 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指导。并且 Plume 也在此前顺利承接了新加坡 - 香港互认的由招银国际发行的美元货币基金。
流程
特性:
在 A 的基础上,加入:
可增强市场信任,支持更丰富的收益型与期限管理产品。风险:托管人合谋可能放大系统性问题。
RWA 的难点从来不在「把合约写出来」,而在「把制度搬上来」。蚂蚁链提供制度与信用的锚点,Plume 提供市场与组合的引擎。若以「可信网关 + 镜像凭证」为骨架,再配以 PoR、托管与审计三件套,蚂蚁链 RWA 既能守住合规,也能拥抱流动性。但实际合作需经监管审核,且存在技术与地缘风险。建议持续关注官方更新, 当「稳」与「活」真正并行,才是这条桥最有价值的时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