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lou 抢先体验,一句话自己上网跑任务,会是 AI 浏览器的 iPhone 时刻吗?文末领取限量 100 枚内测邀请码
2025-06-25 10:29
有新Newin
2025-06-25 10:29
有新Newin
2025-06-25 10:2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过去一年里,随着大模型和智能体 Agent 能力的快速演进,浏览器的角色正悄然转变——从“信息入口”变为“任务执行器”。

Fellou 正是在这一趋势下诞生的产品,官方将其描述为世界首个智能体浏览器(Agentic Browser),旨在将信息检索、任务拆解与自动化执行整合在同一个系统中。

目前 Fellou 仍处于内测阶段,仅通过邀请码开放使用,我们在第一时间体验了刚发布的 Windows 版本:

从产品定位来看,Fellou 与 Manus、Perplexity、Arc 等产品共同推动浏览器从检索向任务执行演进,不同于 ChatGPT + 浏览器插件的组合策略,Fellou 试图构建一个内嵌智能体与执行链路的完整闭环。

在功能架构上,Fellou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浏览器、智能体和工作流自动化引擎。用户只需输入一个任务指令,系统便会智能拆解步骤,跨平台自动执行,并以结构化网页或本地文件的形式呈现结果。

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 Fellou 顶部搜索栏或右下角的 Agent 图标发起请求。

例如,在搜索栏中输入“Sam Altman 的最新观点”,界面会弹出五个可选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Fellou、ChatGPT 和 Perplexity。

选择 Fellou 后,浏览器右侧将展示由 Agent 生成的搜索摘要,若点击“Deep Action”,便可进一步触发深度任务执行流程。

系统会自动将指令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显示模型的思考逻辑与步骤路径,用户点击“Run”后 Agent 便开始调度多个网页进行信息采集和整合。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平台需用户手动登录才能完成数据获取。

等待 Agent 跑完所有数据并生成结果,这时能在左侧栏看到一个页面,相比 ChatGPT 和 Deepseek 对话生成的静态文本,Fellou 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简单交互的动态网页,用户可以点击不同的标签页,查看不同维度的生成结果,包括数据和图表:

此外,还可以点击右侧的 “Code” 标签,查看该结果背后的生成代码,便于用户二次编辑或迁移使用:

为了验证其对现实场景的适应能力,我们设置了一个更“接地气”的任务:前往 B 站查找费德勒的最新视频,并对其中一个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设置好目标后点击 Run,Agent 自动开启任务流程:

于是,在过程中看到了 agent 酷酷整活的画面,看着鼠标自主在页面上交互, agent 陆续打开 3~4 个页面的视频,并选取了其中的一个视频作为需求意图的对象进行截图,整个过程花了大概七八分钟,而结果则是默认保存在了本地,在对话界面并没有很清晰的露出:

从用户角度看,目前的 Agent 执行体验仍存在多个优化空间,主要包括:

任务耗时较长,操作响应不流畅:以截图任务为例,七分钟的完成时长远超用户手动操作的成本。建议系统提升预加载能力、减少多余步骤,使最终结果交付更贴近“实时体验”。

子任务的拆解与执行过程过度可见:当前版本会将 Agent 的每一步思考与决策路径公开展示,虽有助于调试和理解,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类“过程透明化”并非刚需。理想状态下,系统应将重点放在结果交付,而非过程曝光。

执行完成后页面残留问题:Agent 执行任务时会打开大量页面,但任务结束后,这些页面仍占据浏览器窗口,缺乏自动清理机制。对于频繁测试的用户来说,这会显著增加后续操作的整理负担。

尽管 Fellou 当前仍处于内测阶段,但其在 Agent 拆解能力与多步骤执行链路方面的探索已有所成型。在浏览器从“网页容器”向“主动执行体”演进的过程中,Fellou 是目前少数选择原生构建闭环链路的产品之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与技术完整度。

当前版本仍更接近一个“原型验证平台”,适合开发者或技术爱好者进行深度体验和测试。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任务调度效率、本地能力调用、结果交付方式等仍有较大优化空间。但若这一方向在后续版本中持续推进完善,Fellou 或将成为浏览器下一阶段形态中的关键节点之一。

如果将 AI 浏览器的演进过程类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跃迁,Fellou 更像是那个“初代 iPhone”——尚不完美,但已足以改变人们对工具边界的预期,也许不会成为唯一的终局形态,但会是推动范式转变的起点之一。

目前,Fellou Windows 版本已进入小范围内测阶段,现面向本公众号读者限量开放 100 个内测邀请码,点击下方小程序领取领完即止

本轮内测用户将获得如下专属权益:

  • 🎁 5000 使用积分

  • 🚀 后续版本的优先体验权

  • 🎫 邀请测试机会

  • 🛠 产品反馈的优先通道

  • 📅 线下闭门活动的优先参与机会

✦ 精选内容 ✦

脑机融合是人类不被 AI 甩开唯一方式!ScaleAI 创始人 Alexandr Wang 谈辍学创业、中美竞争以及黑暗森林边界
Cognition 创始人 Scott Wu:AI 是人类史上最大生产杠杆,不仅仅是改写软件行业,而是一场结构性转移
a16z 合伙人最新消费洞察 —— AI 正在重构消费范式,除了速度都谈不上护城河,真正的 AI+ 社交仍未出现
红杉美国:AI 时代劳动力极度便宜和无限,品味成为稀缺资源,产品设计、美感与价值主张比功能更重要
AI 是比 PC 更深远的范式转移!Cursor 创始人复盘:AI 编程工具本质是提升人类指令表达能力,持续构建优秀产品才是壁垒
Agent 进入工程时代!吴恩达详解 AI Agent 构建全流程,核心不在模型,而是任务拆解与评估机制
李飞飞对话 a16z:LLM 是有损压缩,世界模型才是真正重要方向,应用远超机器人
Sam Altman:人机协作发生根本性变化,人类分发任务,整合并反馈 Agent 产生的结果,AGI 仅是新一轮起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有新Newin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