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稳定币监管竞争加剧,未来或重塑数字资产市场格局。
撰文:Luke,火星财经
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以下简称《香港条例》),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紧随其后,美国参议院于 5 月 20 日以 66 比 32 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简称《GENIUS Act》)的终止辩论动议,标志着美国稳定币立法迈出关键一步。两项法案的密集推进,凸显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的激烈竞争。本文将深入剖析《香港条例》与《GENIUS Act》的核心内容,聚焦两者的立法进程先后顺序,探讨香港是否在监管赛跑中抢占先机,并对比香港、新加坡、阿联酋和美国在法案通过后的加密友好程度,揭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未来格局。
立法进程:香港抢跑,全球首创
从时间节点看,美国《GENIUS Act》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通过参议院终止辩论动议,但仍需众议院审议和总统签署方能生效,预计最快于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正式实施。相比之下,香港《香港条例》已于 5 月 21 日完成立法会三读通过,预计 2025 年底前生效,机构可向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申请牌照。这一时间差表明,香港在稳定币监管的立法落地速度上领先美国,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框架的地区。

香港的抢跑并非偶然。早在 2022 年,金管局便发布《加密资产与稳定币讨论文件》,启动监管框架的探索。2024 年 3 月,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吸引了京东币链、Animoca Brands 等企业参与,为立法积累了实践经验。2023 年 12 月,金管局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合发布《香港条例》咨询文件,2024 年 7 月公布咨询结论,显示出高效的立法推进节奏。相比之下,美国《GENIUS Act》的立法进程受制于两党博弈和众议院审议的不确定性,进展相对缓慢。这种速度差异使香港得以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占据先发优势。
《香港条例》与《GENIUS Act》的核心对比
尽管《香港条例》与《GENIUS Act》在目标上均旨在通过规范化提升稳定币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两者的设计逻辑和战略定位存在显著差异。
1. 《香港条例》的核心内容
《香港条例》通过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核心要求包括:
- 储备资产管理:发行人需确保储备资产市值不低于流通稳定币面值,资产需为高流动性、优质资产(如现金或短期国债),并通过分隔管理和透明披露确保安全。
- 赎回机制:持有人可按面额赎回稳定币,不得附加不合理费用或繁琐条件,保障消费者权益。
- 合规要求:发行人需遵守反洗钱(AML)、反恐怖融资(CFT)、风险管理和审计要求,最低缴足股本为 2500 万港元。违规者可能面临罚款或牌照撤销。
- 本地化要求:发行人需在香港设立实体公司,首席执行官等关键人员需常驻香港,强化本地监管力度。
《香港条例》还鼓励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零售和 Web3 场景的应用,并为非港元稳定币(如人民币稳定币)预留监管空间,体现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支持。
2. 《GENIUS Act》的核心内容
《GENIUS Act》旨在将美元稳定币纳入美国联邦监管体系,核心措施包括:
- 1:1 足额储备:稳定币需以现金、银行活期存款或短期美国国债为储备,严禁挪用或再质押。
- 高频披露:发行人需每月发布储备报告,并引入外部审计,确保透明度。
- 牌照制度:市值超过 100 亿美元的稳定币发行人需在规定期限内获取联邦监管牌照,接受银行业级别监管。
- 托管要求:储备资产需由受监管的合格金融机构托管。
- 支付媒介定位:明确稳定币为支付工具,而非证券或商品,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 过渡期:现有稳定币(如 USDT、USDC)有 18 个月缓冲期以实现合规。
《GENIUS Act》通过强化美元稳定币的合规性,巩固美元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霸权,同时通过简化出入金流程,促进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的融合。
3. 两者的战略差异
《香港条例》与《GENIUS Act》在监管逻辑上高度相似,均强调储备透明、赎回保障和合规管理,但战略定位各有侧重。香港通过灵活的货币战略(支持港元和人民币稳定币),寻求在美元主导的稳定币市场中开辟新赛道,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具有前瞻性。美国则聚焦于巩固美元稳定币的全球统治力,通过联邦监管和传统金融的深度整合,强化美元在链上经济的中心地位。
香港的领先优势在于其快速落地的立法和对非美元稳定币的开放态度,而美国凭借成熟的稳定币市场(如 USDT、USDC)和庞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具备更强的市场号召力。香港的「先发制人」使其成为全球稳定币监管的标杆,但美国一旦《GENIUS Act》全面生效,其影响力可能迅速反超。
加密友好度对比:香港、新加坡、阿联酋、美国
《香港条例》和《GENIUS Act》的推进,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注入了新的确定性。以下从监管清晰度、市场吸引力、创新支持和国际化潜力四个维度,对香港、新加坡、阿联酋和美国在 2025 年 5 月后的加密友好度进行对比。
1. 香港:全球监管先锋,人民币战略加持
- 监管清晰度:★★★★★
- 香港《条例》的通过标志着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监管框架的诞生,明确了牌照、储备、赎回和合规要求,为发行人提供了清晰的运营指引。金管局的「沙盒」计划和过渡期安排进一步降低了合规成本。
- 市场吸引力:★★★★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开放的营商环境。支持人民币稳定币的战略吸引了关注国际化的企业,但港元稳定币的全球影响力有限,市场规模可能不及美元稳定币。
- 创新支持:★★★★
- 《条例》鼓励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 Web3 场景的应用,结合香港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监管框架和 ETF 试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资产生态。
- 国际化潜力:★★★★★
- 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广与「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战略深度绑定,为香港赋予了独特的国际化优势。
- 总体评价:香港以全球首创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和人民币战略抢占先机,加密友好度位居前列,但市场规模和全球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2. 新加坡:稳健先行,灵活平衡
- 监管清晰度:★★★★
- 新加坡通过《支付服务法案》(PSA)监管单币种稳定币,提出「受监管稳定币」概念,允许不满足要求的稳定币在数字支付代币(DPT)框架下运营,监管灵活但尚未形成独立稳定币立法。
- 市场吸引力:★★★★
- 新加坡以低税率和国际化营商环境闻名,吸引了 Paxos、StraitsX 等稳定币发行人。美元稳定币在本地有一定市场,但本地货币(新元)稳定币的全球需求有限。
- 创新支持:★★★★
- 新加坡的 Project Orchid 探索稳定币和 CBDC 的协同应用,结合区块链联盟链(如 Partior),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创新空间。
- 国际化潜力:★★★
- 新加坡的国际化优势依赖其作为亚太金融中心的地位,但缺乏类似人民币稳定币的战略抓手,全球影响力稍逊。
- 总体评价:新加坡以稳健的监管和灵活的政策保持竞争力,但在稳定币领域的立法深度和国际化潜力上略逊于香港。
3. 阿联酋:新兴黑马,区域枢纽
- 监管清晰度:★★★
- 阿联酋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于 2024 年 12 月发布稳定币发行指引,要求发行人维持足额储备、披露信息并遵守赎回义务。迪拜的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也为稳定币提供综合监管,但全国性框架尚未统一。
- 市场吸引力:★★★
- 阿联酋以零税率和亲商政策吸引了 Tether、Circle 等发行人,迪拜的区块链创新生态正在崛起,但市场规模和金融基础设施仍不及香港和新加坡。
- 创新支持:★★★
- 阿联酋通过 ADGM 和迪拜的沙盒计划支持稳定币和区块链创新,重点在于区域支付和贸易结算,但应用场景的广度有限。
- 国际化潜力:★★★
- 阿联酋定位于中东和非洲的数字资产枢纽,但缺乏全球性货币(如美元或人民币)的战略依托,国际化潜力中等。
- 总体评价:阿联酋作为新兴加密中心展现出潜力,但监管框架的成熟度和市场深度需进一步加强,加密友好度中等偏上。
4. 美国:市场霸主,立法滞后
- 监管清晰度:★★★
- 《GENIUS Act》尚未正式生效,当前稳定币市场依赖州级监管(如纽约的 BitLicense)和联邦指导(如 OCC 的托管指引)。一旦通过,《GENIUS Act》将提供全国性框架,大幅提升监管清晰度。
- 市场吸引力:★★★★★
-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稳定币市场(USDT、USDC 等占据 99% 市值),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使其无可匹敌。
- 创新支持:★★★★
- 美国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如 Coinbase、Fidelity)与加密市场的整合,支持稳定币在支付和 DeFi 领域的创新。EIP-7702 等区块链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了用户门槛。
- 国际化潜力:★★★★★
- 美元稳定币的全球统治力无人能及,《GENIUS Act》的通过将进一步巩固美国在链上经济的中心地位。
- 总体评价:美国凭借市场规模和美元优势位居加密友好度榜首,但立法滞后和监管碎片化暂时削弱了其竞争力。
未来展望:香港的先发优势与全球格局
香港《条例》的率先通过,不仅为其赢得了监管先锋的声誉,也通过人民币稳定币的战略布局,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注入了新的变量。相比之下,美国《GENIUS Act》的潜在影响力更大,但其立法进程的滞后为香港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香港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 加速人民币稳定币试点:借助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场景,探索人民币稳定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
- 优化用户体验:借鉴以太坊 EIP-7702 账户抽象,支持社交账户注册钱包和本币支付手续费,降低用户门槛。
- 国际合作:与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等经济体协调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
- 在全球稳定币市场的竞逐中,香港以先发优势和灵活战略抢占了先机。美国凭借美元的全球霸权和市场规模仍是最大玩家,而新加坡和阿联酋则以各自的区域优势紧随其后。未来,稳定币作为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将重塑全球支付与金融体系,而香港的这一步,或许将成为数字资产历史上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