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ETH 引入 RLNC,会发生什么?
2025-05-08 14:44
rainight-雨夜
2025-05-08 14:44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你有没有想过:以太坊,那个每天都在被数百万交易挤爆、在 NFT 热潮、空投大战中 gas 飙升的链,如果某天悄悄加了一剂“网络编码”的神秘药剂,会变成什么样?

这剂“药”就是 RLNC,全称 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听起来有点技术宅,但其实原理很有意思。

更酷的是,** 这个技术已经被 Web3 圈的先锋—— @Optimum 团队带到区块链世界了。**Optimum 正在用 RLNC 打造全球首个“链上内存”系统,想从网络层重塑区块链性能。他们的目标,不是简单让链“跑得快一点”,而是让整个链的 数据流 更聪明、更轻盈、更不怕丢。

特别感谢 @MurielMedard @ChandlerOtterbe @EliLaipson @kentlinyy 在 Optimum 团队推动 RLNC 在 Web3 的应用。

RLNC 到底是啥?

今天的区块链,比如以太坊,交易从用户发出到被打包进区块,大概是这样:

→ 你把交易发给一个节点

→ 这个节点广播给它的多个邻居

→ 邻居再广播给他们的邻居……

就像“传接力棒”,但其实是“多条并行接力”。

这里有个问题:

• 某些节点掉线

• 某些节点网络慢

• 某些节点没及时收到

于是:

→ 每个节点里的 mempool(交易池)内容不完全一样

→ 有的交易传播慢、没被及时看到

→ 用户担心“交易没被广播”,重复发、还加价

→ 用户拼命 bump gas(提高优先费),只求“被看见”

结果:

→ 节点 mempool 不同步

→ 广播信息不一致

→ 用户疯狂加价竞争

→ gas 价格越挤越高

而 RLNC,就是用“数学的方式”解决这个广播问题。它的魔法是:** 不再是简单把原始交易一份份往外传,而是让网络节点“组合打包”数据,形成“多重混合信息”,然后再发出去。** 只要接收方收集到足够多的“组合包”,就能还原出原始交易。

有点像“传接力棒” → 变成“传拼图碎片”:你收到一堆五颜六色的碎片,不用收到全部,只要收够关键块,就能拼回原图。

Optimum 在这基础上,还把 RLNC 拓展到了“链上内存”这个更高维的目标上——不只是传交易,还能“存状态、查数据”,让链不必为每个应用保存全状态。

ETH 引入 RLNC,会发生什么?

如果今天以太坊引入了 RLNC,会发生什么:

首先,节点之间的数据传递会更快更稳。因为 RLNC 允许节点中途“重新组合数据”再发,哪怕中间掉了几包,最后也能“拼出来”。对比现在那种“必须一个个 relay 一样的包”的方式,RLNC 就像给网络加了 turbo。

这带来的第一个改变就是:mempool(交易池)更同步了。节点 A、B、C 不会再因为网络延迟、丢包导致彼此 mempool 里的交易不一样。大家都看的是同一个“交易队列”。

结果呢?

✅ 用户不会再因为“担心交易没广播到”而反复重发、加价。

✅ 矿工 / 验证者看到的交易池也更全,不会因为部分节点没收到交易而优先处理“看到的高价交易”。

也就是说,“人为的 gas 抬高”会少很多。不是说 EIP-1559 的 base fee 就不涨了——需求大了,价格还会涨,但不会再有因为“广播延迟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虚假竞价”行为。

而从 Optimum 的视角看,RLNC 还不仅仅是“传得更快”。他们希望用 RLNC 打破当前链的结构:让数据“动态流动”而不是“静态存储”。

换句话说,未来 DApp 不必每次查询都从 Layer1 大全节点调状态,而是可以通过 Optimum 提供的 RLNC memory 直接“按需拼出状态”,让状态查询、数据调用更像访问 API,而不是 query 一个巨大数据库。

要升级哪些东西?

好消息是:RLNC 更多是 网络层的协议升级,不是“把 EVM 大卸八块”。但坏消息是,节点软件要能支持 “recoding”,也就是节点之间能重新编码数据、能处理混合数据流。

这意味着:

  • 🛠️ 客户端软件(Geth、Nethermind、Erigon…)需要实现 RLNC 编码模块

  • 🛠️ 网络传输层可能需要兼容 RLNC 的数据流格式

  • 🛠️ 部分 P2P 网络协议(libp2p)或 gossip 协议需要调整支持 recoding

但共识、EVM、智能合约本身都不用动。这很重要,因为它不会破坏链的“状态机”,只是在“怎么传交易”上做了优化。

Optimum 在他们的文档中也强调了这一点:他们的链上内存系统是“模块化、API 可接入、无需许可”的。你想用,可以 plug-in;不想用,也不会 break 原有基础设施。

能带来哪些好处?

最直观:热门 NFT mint、空投、抢购时,不会再看到 gas 从 50 Gwei 飞到 500 Gwei 那么夸张。

因为 gas spike 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区块处理能力不足,而是“交易广播机制”导致的信息不同步,用户只能靠抬高 gas 抢“节点的注意力”。

RLNC 把信息同步问题解决了,大家都“看同一份交易池”,那抢的是区块空间,不是“节点眼中的 visibility”。

而如果进一步配合 Optimum 的链上内存技术,未来 ** 状态存储、数据读取也会更轻、更快。** 目前很多应用需要本地全节点才能快速访问链上状态,有了 Optimum 提供的“memory API”,DApp 只需要“查”而不必“同步”,这也能减少开发者、用户对全节点的依赖。

此外:

  • ✅ 多跳网络下广播效率大幅提升

  • ✅ 不会因为某个节点掉线 / 慢速导致整网信息流卡住

  • ✅ 更适合多链 / 多节点 / 跨区域的 Web3 网络

  • ✅ 未来 Layer2、Rollup、跨链桥的状态查询也可以借助 RLNC memory,减少跨链延迟

总结

如果 ETH 引入 RLNC,它不会让区块链“性能翻倍”那样神迹般的加速,但它会解决一个“本来不该存在的瓶颈”——广播延迟导致的“人为内卷”。

它不会让 base fee 永远低,但会让“有钱人出 1000 Gwei 碾压小散”的情况少很多;会让“明明有空间却上不了车”的失落少很多。

它不会改变“谁能用更多 gas 买到有限区块空间”这个游戏规则,但它让这个游戏的“牌桌”更公平、信息更透明。

而如果 Optimum 的 RLNC + memory 系统逐步铺开,那 ETH 不只是“广播同步”优化,还是从底层数据流方式上更适合 Web3、DeFi、AI Agent、数据应用的新一代链。

未来,链可能不只是“存账本”,而是真正“存知识、存数据、存动态状态”。

而公平透明高效的数据网络,不就是区块链最初的承诺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ainight-雨夜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