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与美股的「脱钩」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撰文:HashKey Group 首席分析师 Jeffrey Ding 丁肇飞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昨日最高触及 88,542 美元 、最低回落至 86,639 美元 ,今日价格回升至 $88,130 左右 。当美元指数单日下跌 0.53% 时,比特币逆势上涨 4.06%,而同期标普 500 指数下跌 1.8%。比特币逆势上涨的表现,使得「数字黄金」的避险属性逐步凸显,比特币正式从「风险资产」向「避险资产」角色演进。
比特币与美股的「脱钩」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美元信用体系的信任危机成为关键推手。特朗普政府近期威胁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干预货币政策独立性,并升级关税政策,加剧了市场对美元长期稳定性的担忧。而比特币与美股的关联性断裂,本质上是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缩影。当美元霸权因政策干预、经济失衡与地缘冲突而动摇时,比特币正从边缘叙事升级为对冲美元信用风险的核心工具。其次,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加速资本再配置。美国制造业 PMI、服务业 PMI 等指标低于预期,叠加关税推高进口成本,核心 CPI 达 2.4%。传统「美元 - 美股」双引擎失效,标普 500 波动率指数(VIX)飙升 23%,而比特币 30 日波动率降至 25%,反映出资金从风险资产向非主权资产的战略转移。更深层次来看,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为比特币提供了长期动能。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例从 66% 降至 58%,新兴市场央行增持黄金,2024 年全球储备达 4974 吨。这种宏观环境下,而比特币作为 「数字黄金」 的替代性需求激增。比特币与美元的负相关性被重新激活。
尽管比特币的避险属性逐渐清晰,但其完全成为成熟避险资产仍需满足三个条件:波动率收敛、与美股 / 美元负相关性长期稳定(需 1 年以上数据验证),以及主权资金入场。
短期来看,政策不确定性仍存风险。例如,特朗普关税政策曾导致比特币单日下跌 3%,与纳斯达克指数的相关性一度高达 0.74,显示其尚未完全脱离传统市场的短期扰动。但长期而言,比特币的底层逻辑在于其作为「数字原生价值」的独特性——无国界、抗通胀、供应刚性,这些特性将加速其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必要选项。
要判断比特币的避险属性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比特币与各资产在不同窗口的相关系数,看其避险特征是否出现。比如,比特币日回报对股市下跌的回归系数为 - 0.08(p<0.01),显著低于长期正相关水平(0.42),说明在市场最恐慌时刻,比特币的避险属性被激活。此外,比特币 / 黄金价格比率持续下降,也体现市场对比特币避险需求的提升。这些数据的角度需要时间印证,但也是重要的角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