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2024.3.7 至 2025.3.31),SeeDAO 共诞生了 311 个提案。
这背后,是社区协作不断演化的轨迹。
我们对这些数据做了一次完整分析,揭示出关于「谁在提案」「提了什么」「有哪些问题」的五个核心发现👇
🧠 Five Key Findings:SeeDAO 提案现状
1️⃣ 拒绝率极低,仅 4.5% 被否决
除去被撤回的 22 个提案,只有 13 个提案被社区投票否决。
✅ 高通过率显示社区氛围宽松
⚠️ 也可能意味着:投票门槛过低,缺乏更深层筛选机制
2️⃣ 提案集中出现在季度结尾
大量提案出现在每个季度的 29~30 日,呈现「赶末班车」特征。
这很可能是例行提案(如运营经费、季度总结)集中释放所致。
3️⃣ 提案缺乏在 APP 内讨论
249 个提案在 APP 中的讨论数 ≤ 2 条。
意味着多数讨论可能发生在 Discord、微信等外部渠道
📌 需要优化:让讨论更「可见」、更「留痕」
4️⃣ 提案高度集中于少数人
SNS 总持有者:713 人
有提案行为的人:仅 33 人(4.7%)
Top 3 发起人提出的通过提案,占了所有通过提案的 52%
Top 4 发起人提出的总提案数,占了所有提案的 51%
⚠️ DAO 的提案入口,仍然没有真正开放给大多数人。
是门槛高?动力弱?还是机制不友好?我们需要集体找答案。
5️⃣ 小预算提案为主流,占比 75%
预算 < 500 USD 的提案有 233 个,占比 75%
累计总预算仅约 10500 USD
这显示出:
✅ 社区高频、低成本、轻量协作活跃
⚠️ 但中大型、长期性、结构化提案明显不足
📚 顺带复习:什么是 SeeDAO 的“三层提案机制”?
为适应不同提案需求,SeeDAO 设置了三类提案等级:
🧰 所有提案需经历三大阶段:
公示(在 Discord):接受修改建议
投票(在 Metaforo):SNS 权重治理
结项评估:报告 + 交付物 + 财务回顾
📌 附加机制:
品牌申请需要走专门流程:https://tally.so/r/w4QxNd
超期未结项会触发处理流程
市政厅拥有否决权,负责提案合规与监督
✨ DAO 治理下一步该怎么走?
数据已经说明现状。治理,下一步不能只是继续运行,更要进化机制、扩大参与、激发创造力。
我们可以思考 👇:
如何降低提案门槛,让更多人「敢」提案?
如何设置提案引导机制,让更多讨论出现在 APP?
如何为 P2/P3 提案设置孵化路径,让想法变计划,计划变共建?
治理的核心不是机制本身,而是“让人想参与”。
💬 提问板块(欢迎留言)
💡 你觉得提案门槛高在哪里?
💡 如果你想发一个 P2 提案,最想得到哪些协助?
💡 SeeDAO 是否该设置“提案导师”机制?
👇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升级这个系统!
治理不是框架,而是一种共识生成方式。
希望这份提案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SeeDAO 的“治理 DNA”。
有想法,就来提案。你的愿景,就是社区的方向。
数据来源:Hanssen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