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H@InfoFlow
排版:ZaynR@InfoFlow
将社交搬到链上!
这可不是简单的口号,要知道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根据 tech.co 的调查,截至 2022 年,全球社交媒体的使用人数已达 47.4 亿,影响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后疫情时代以及经济低迷的叠加影响下,社交媒体用户增长达破纪录的 1.9 亿。根据预计,2027 年,全球的社交用户将达到 58.5 亿。这是如此庞大的应用场景,更是区块链 mass adoption 迫不及待想要攻下的一块版图。
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市场庞大,就一定需要 Web3 来进行一场革新。当下 Web2 社交媒体要有某些“剥削”和“不公”,才需要引入新技术来一场改造。Binance Research 总结了当前 Web2 社交媒体平台存在的缺点:
- 利润分配不公。用户既是内容的消费者,同样也是内容创造的最大生力军。但创造者创造的优秀内容显然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平台很容易通过自身的分发算法来影响注意流,并基于此获利,将内容创造者排除在外。
- 割裂的数据和身份。用户在某个社交 APP 中已经构建了完善的身份信息和社交联系。但如果想把身份和社交关系迁移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成本高的惊人。用户完整的画像是在多个应用中由碎片化的数据形成的。
- 封闭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在如今的移动应用场景下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 APP 就是一个孤岛。仅在早期 Web2 平台会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获取流量,一旦有了影响力,开放的入口就会关闭,防止其他人获取平台数据和用户。
针对上述的问题,Web3 社交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着天然优势,如:资产创造和资产所有权、开放的数据和身份、可组合的生态系统。
但是!纵观 Social 赛道的发展历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光明。爆款应用出现的不少,但是长期坚持住的却没有。和 Web2 社交应用相比,当前的 Web3 平台有个最大劣势就是用户体验的创新性。可以观察到,大多数 Web3 社交应用几乎是 Web2 产品的复制品,开发者会把大量精力放在产品 Finance 的属性上。当然很多复制品的使用体验远远不如 Web2 产品丝滑。
极容易打造的精美 -Nextme 的第一杀手锏
在 Social 赛道上,Nextme 交出了和前人不一样的答卷。Nextme 的自我定义是希望成为连接万物的 Social 经济网络,其当前面向的群体十分清晰,总共三类:创作者,品牌方和普通用户。简单来说,当前的 Nextme 可以帮助用户搭建一张个性化的 DID 名片,可以帮助创作者打造定制化的对外作品展台,可以帮助项目方迅速构建品牌宣传门户。之所以说 Nextme 和之前的 Web3 社交产品不同,是因为 Nextme 先从用户体验感下手。对于第一次使用 Nextme 的用户来说,最深的印象就是对外展出的东西都十分精美,而这种精美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成本去打造,这正是 Nextme 的第一杀手锏 — — 精美但容易打造。Nextme 如何把精美简单化?Templates+Blocks。Nextme 把内容与内容呈现形式进行剥离,使用者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容。
Templates
Templates 下面分为四个子栏目,分别为 Style、Backdrop、Theme 和 Pro,这些都由 Nextme 提供,用户不需要操心。Style 决定了整体内容的展示风格,目前 Nextme 提供了六种 Style。Backdrop 则是精选的一些摄影作品,而 Theme 目前还在开发中,不久将会推出。Pro 则提供了一些进阶功能。使用者要做的就是点击几下鼠标。
Blocks
Blocks 存放用户的展示内容。内容主要是以块的形式进行排列,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块,Nextme 也进行了一定的定制化。当前 Nextme 支持的内容块有 Social、Text、Link、Card、Group、Career、NFT 和 Badge。使用者可以根据想要展现的内容选择内容块。笔者认为 Blocks 的设计让内容展示更直观,不会让界面变得凌乱,突出了内容。
与 Web2 媲美的产品体验
最初很多的 Web3 社交产品十分强调 Web3 Native 的概念,想要把 Web2 的数据内容移植到链上。以 Peepeth 这个产品为例,它是 Twitter 的 Web3 克隆版,该应用把数据存储在了以太坊链上。虽然这大大提升了应用的“去中心化”程度,但用户每次和 L1 交互都需要支付高昂的 Gas 成本,这显然在劝退大多数普通用户。我们看 Social 赛道的产品,可以套入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完全的去中心化目前来说是暂时走不通的,Social 的产品更需要更好的拓展性来承担不断暴涨的数据容量。
Nextme 会把大量的数据存储从链上转移到去中心化的存储协议中,比如基于算法生成的 DID 标识会存在 Arweave 上。这样的做法和 Lens protocol 类似,其 profile NFT 的元数据也是链下存储。当然这也是当前 Web3 社交应用数据存储方式的大趋势。通过将存储层和链上交互层进行分离,链上只会存放核心交互逻辑和关键字段。这大大减少了协议在存储上的花费。
同时 Nextme 一点不排斥来自 Web2 的内容,反而 Nextme 乐于展示相关内容。一方面,这让内容数据更加丰富。另一方面,Nextme 讨巧的把内容存储压力转移到了 Web2 协议上,自己可以专心做内容聚合器,成为用户流量入口。除此之外,Nextme 提供多种登录方式。Web3 原生的钱包登录,也包括使用 Twitter、Google、Discord 登录等等。
用户不需要花费时间做数据和身份的迁移,在 Nextme 上,用户做的是数据和身份的聚合,将碎片化的身份和数据统一成一个门户入口。通过尽可能贴近 Web2 的做法,用户的画像会更加丰富,用户进入门槛会更低。
Nextme 的可持续经济模型
目前 Social 赛道产品大部分的底层逻辑是:经济模型 + 空投预期 + 产品体验。空投预期带来的是早期的 Fomo 注意力,丝滑的用户体验带来的是用户愿意长期使用的基础,优秀可持续的经济模型带来的是协议长久前进的正反馈动力。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friend.tech 为什么会火。第一是协议构建在 Coinbase 的二层公链 Base 上,吃到了链的热度红利。第二是通过空投预期,吸引羊毛党的进入。第三就是它带有旁氏意味的经济模型来吸引大量的投机者,但这样的经济模型是否可持续呢,这里需要打个问号。
得益于 Nextme 对于产品的打磨,当前使用者可以十分简单的构建自己的社交门户。而真正让 Nextme 能够后续持续发展的,需要看它的经济模型设置。当前来看 Nextme 未来的协议收入主要依赖于广告收费和基于门户带货带来的衍生收入等等。该收入主要得益于 Nextme 能够吸引大量的用户基于此协议构建完善的用户链上身份,Nextme 通过海量数据可以做好精准的内容流推送。对于 Token 的设计,Nextme 则十分务实。除了常见的提供流动性能获得 LP 利息收益之外,粉丝可以使用 Token 购买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周边、项目门票、NFT 等等,开发者和组织可以用来支付 API 服务费用。当然为了让 Token 捕获更多价值,当前团队还在开发更多应用场景。
当然,我们无法预测 Nextme 的未来,但至少当前它在 Social 赛道中有点不一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